【四川】已完成90%工程量!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预计年底通水
来源:天府郫都公众号 文章类别: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8-13 浏览次数:941次
烈日当空,热浪袭人,位于郫都区德源街道回龙村的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全体建设者全力向通水目标发起冲刺。
据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负责人蒋宇亮介绍:
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建设,达到通水条件,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为守护生态环境注入新动力。
90%工程量落地 年底通水目标冲刺正酣
作为郫都区第三排水分区水质提升的核心工程,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意义重大。项目占地面积69.6亩,设计处理规模达8万吨/天,同时配套建设DN1200-DN1600污水干管,服务范围覆盖郫都区及高新西区部分区域,承担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重要任务,将为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筑牢硬件基础。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四期项目现场看到,项目布局规整,多组池体与建筑有序排列,施工设备不停作业,建设者错峰作业。“项目自2024年3月开工以来,团队始终保持‘大干快上’的劲头。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设备安装调试进入收尾阶段。”蒋宇亮介绍道。
项目建设中,科技赋能成为一大亮点。“我们全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构建精准数字化模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乃至未来运维全生命周期实现信息高效共享传递。”蒋宇亮介绍,工程技术人员可直观、准确理解项目信息,决策效率与应对能力显著提升,更为设计优化、施工协同及后期智能化运营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让项目科技含量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双提升”。
工艺革新+全周期管理 构筑区域水生态坚实防线
据悉,为保障污水处理效果,项目采用“多模式AA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活性焦吸附+V型滤池”的先进组合工艺,覆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全流程,构建起严密的污水净化体系。
蒋宇亮进一步解释工艺优势:预处理单元通过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等设施,精准去除污水中的砂粒、栅渣、油类等杂质;生化处理单元“功力深厚”,将总氨去除率由常规生化处理的20%左右大幅提升至70%~95%,总磷去除率也借助生物合成,从15%~20%跃升至70%~90%;深度处理单元接力“净化”,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污泥处理单元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从源头避免磷的二次释放,确保污水处理各环节高效、环保。经过这套工艺“淬炼”,最终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可稳定达到类三类标准,助力区域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此外,考虑到园区企业污水特性,项目特别设置调节池和事故池“双保险”。“调节池能‘削峰填谷’,减少污水厂进水水量和水质波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事故池则化身‘安全卫士’,可依据进水在线仪表数据和运营经验,在事故时应急储存超标污水,后续小比例与正常污水混合处理,必要时还能在池内投加药剂‘主动出击’去除污染物,避免事故污水溢入水体,守护水环境安全。”蒋宇亮详解系统功能,这套设计将全面提升区域水环境容量,为企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筑牢“防水墙”。
从蓝图绘就到实景初现,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的建成,不仅将完善区域污水收集系统、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筑牢城市水生态安全屏障,更将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看着设备一步步安装到位,仿佛看到清水潺潺的未来,再热再累都值得。”蒋宇亮话语中,满是对项目投运的期待与守护生态的热忱。(记者:刘小莉 图片:刘小莉、赖骏)

据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负责人蒋宇亮介绍:
目前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预计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建设,达到通水条件,届时将进一步提升区域污水收集处理能力,为守护生态环境注入新动力。
90%工程量落地 年底通水目标冲刺正酣

作为郫都区第三排水分区水质提升的核心工程,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意义重大。项目占地面积69.6亩,设计处理规模达8万吨/天,同时配套建设DN1200-DN1600污水干管,服务范围覆盖郫都区及高新西区部分区域,承担着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的重要任务,将为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筑牢硬件基础。

近日,记者实地探访四期项目现场看到,项目布局规整,多组池体与建筑有序排列,施工设备不停作业,建设者错峰作业。“项目自2024年3月开工以来,团队始终保持‘大干快上’的劲头。目前主体结构已全面完工,设备安装调试进入收尾阶段。”蒋宇亮介绍道。

项目建设中,科技赋能成为一大亮点。“我们全程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通过构建精准数字化模型,项目规划、设计、施工乃至未来运维全生命周期实现信息高效共享传递。”蒋宇亮介绍,工程技术人员可直观、准确理解项目信息,决策效率与应对能力显著提升,更为设计优化、施工协同及后期智能化运营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让项目科技含量与精细化管理水平“双提升”。
工艺革新+全周期管理 构筑区域水生态坚实防线
据悉,为保障污水处理效果,项目采用“多模式AA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活性焦吸附+V型滤池”的先进组合工艺,覆盖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和污泥处理全流程,构建起严密的污水净化体系。

蒋宇亮进一步解释工艺优势:预处理单元通过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沉砂池等设施,精准去除污水中的砂粒、栅渣、油类等杂质;生化处理单元“功力深厚”,将总氨去除率由常规生化处理的20%左右大幅提升至70%~95%,总磷去除率也借助生物合成,从15%~20%跃升至70%~90%;深度处理单元接力“净化”,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总氮、总磷等污染物;污泥处理单元采用机械浓缩脱水工艺,从源头避免磷的二次释放,确保污水处理各环节高效、环保。经过这套工艺“淬炼”,最终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可稳定达到类三类标准,助力区域水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

此外,考虑到园区企业污水特性,项目特别设置调节池和事故池“双保险”。“调节池能‘削峰填谷’,减少污水厂进水水量和水质波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事故池则化身‘安全卫士’,可依据进水在线仪表数据和运营经验,在事故时应急储存超标污水,后续小比例与正常污水混合处理,必要时还能在池内投加药剂‘主动出击’去除污染物,避免事故污水溢入水体,守护水环境安全。”蒋宇亮详解系统功能,这套设计将全面提升区域水环境容量,为企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筑牢“防水墙”。

从蓝图绘就到实景初现,成都合作污水处理厂四期项目的建成,不仅将完善区域污水收集系统、提升污水收集处理效能,筑牢城市水生态安全屏障,更将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看着设备一步步安装到位,仿佛看到清水潺潺的未来,再热再累都值得。”蒋宇亮话语中,满是对项目投运的期待与守护生态的热忱。(记者:刘小莉 图片:刘小莉、赖骏)
(编辑:九三监理招聘 www.93zp.com)
上一篇:
当前已是最新一篇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来源:×××(非九三监理招聘)”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393096878@qq.com。
1、本网注明“来源:×××(非九三监理招聘)”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公益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393096878@qq.com。